现定于2018年3月28日(周三)上午8:30开始进行2018年教育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汇报,现将汇报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1.汇报形式:PPT汇报、答辩。
2.汇报人:项目负责人。
3.汇报时间:项目陈述严格控制在10 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专家提问5分钟。
4.汇报地点:行政楼901会议室。
请各位汇报人提前10分钟到达汇报地点(汇报安排详见附表)。
联系人:邵华;联系电话:82765805。
教务处
2018年3月23日
附表:2018年教育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汇报安排
顺序号 |
单 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整体教育观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
文洪朝 |
2 |
外国语学院 |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质量提升研究 |
李常磊 |
3 |
文学院 |
区域性、模块化、游历式——山东省综合性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
张 兵 |
4 |
政法学院 |
系统耦合视域下卓越社会工作师“323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梁丽霞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程认证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三位一体”在线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
赵蔚琳 |
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类专业校内流动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
原长洲 |
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探索 |
葛曷一 |
8 |
机械工程学院 |
基于互联网+3D打印协同育人机制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吴长忠 |
9 |
机械工程学院 |
“五位一体”的机械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王 潍 |
10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周期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强化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赵 东 |
11 |
机械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深度学习的智慧教学范式研究 |
杨 波 |
12 |
机械工程学院 |
以学生为中心的的设计类专业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索 |
毛剑秋 |
13 |
机械工程学院 |
面向新工科的学科融合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与实践 |
王 慧 |
14 |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kok电竞体育生成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张素玲 |
15 |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心理专业学生心理咨询能力的实践教学 |
冯 晶 |
16 |
美术学院 |
基于“kok电竞体育创客实验室”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探索 |
杨海波 |
17 |
商学院 |
面向国际化、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 |
刘 毅 |
18 |
数学科学学院 |
学分制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大学数学公共课教学新模式改革与实践 |
王纪辉 |
19 |
土木建筑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目标达成路径与评价机制创新研究 |
谢 群 |
20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光电检测类”课程群构建与实践 |
童艳荣 |
21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实验超市+翻转课堂”——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张海鵾 |
22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效果评价机制驱动的新工科MOOC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
范玉玲 |
23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MOOC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
蒋 彦 |
24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教学前沿问题解决方案 |
孙会涛 |
25 |
政法学院 |
国际政治专业“四三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李 霞 |
26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多方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王 惠 |
27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施 |
程新功 |
28 |
化学化工学院 |
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导向,全面提升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体制探索 |
牟宗刚 |
29 |
教务处 |
基于认证理念的本科高校专业建设与评估机制研究 |
郭浩帆 |